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功协办川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暨川渝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研讨会

新闻

 

近日,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韩晓娟带领团队教师参加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等三家成渝名师工作室协办的“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暨成渝地区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工作会”。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杰,重庆市教委宣教处处长李林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等师生参加了会议。

领导致辞  新启篇章

会议第一阶段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杰、重庆市教委宣教处处长李林齐发表重要讲话。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杰指出,高校思政课需要立足课程特点,从中国改革发展实际出发,深刻把握“讲道理”这一本质要求,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走深走实。重庆市教委宣教处处长李林齐就推进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提出“化品牌打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等三点要求。

川渝名师联动  共探思政教学

会议研讨环节,9位专家学者们先后围绕高校思政课改革建设成效和创新发展路径作主题发言。

华龙网教育频道主编、重庆教育舆情研究院院长王大伦、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荣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洁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文学平教授、西南大学周琪教授分别从网络舆情、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思政课建设等角度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共同构建思政课创新建设的同心圆。

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韩晓娟教授从“理论分析、现状剖析、实践探索”三个维度阐述了地方党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关系、现实困境、路径选择,提出了运用党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方式。分享中,韩教授展示了我校思政课近年来的改革成果,尤其是党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三六三三”模式实现的两个创新的重大意义。我校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评。老师们纷纷表示,对于进一步了解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最新动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思想碰撞出火花 集思广益聚合力

会议第三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就本次研讨内容展开交流讨论,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韩晓娟教授主持。

西南政法大学陈青山博士针对数字化转型时代思政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升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西南大学张晓渝副教授强调,教育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思政课改革创新如何更好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把“人”研究透,是当前课程改革创新的着力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石青指出,作为青年教师,要想上好思政课,重点在把握教材和学生,密切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知识困惑,不断思考如何从学生的思想困惑中改进思政课育人实效。研讨交流,为推动成渝地区高校思政课建设经验的交流与互鉴,发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示范引领效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我校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韩晓娟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这是一次叩问思政课教育初心的研讨会,“问渠那得清如许”,让我们大家明晰自我责任;这是一次坚守思政教育初心的研讨会,“咬定青山不放松”让我们更加坚守自我岗位;这也是一次锤炼思政教育初心的研讨会,“直挂云帆济沧海”,共画思政课同心圆。韩晓娟教授指出,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该为思政教育改革久久为功、绵绵发力,成渝两地携手、思政课携手、校地携手,未来川渝两地思政人要始终坚持做守正创新新事业,共商思政课改革举措,共享思政课朋友圈,共画思政课同心圆,共建思政教研共同体。

(图/文:石青  审核:韩晓娟  来源: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