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参加四川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年会并做主题发言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3日 12:19
作者:邓啟刚
点击:[]次
新闻
2023年12月9日,由四川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主办,西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23年四川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讨会年会暨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其融入纲要课教学学术研讨会”在西昌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有50余所川内高校的28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一行5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在专家讲座环节,教师团队一起聆听了武汉大学丁俊萍教授的专题讲座。丁教授深入解读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2023年版教材修订工作的基本情况、总要求和基本原则、修订的重点、教材使用建议以及对当下“纲要”课程教学应当关照的若干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解读。丁教授指出,新版教材全面完整、科学准确地体现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深刻吃透新教材、准确理解、科学讲授。
在学术与教学研讨环节,我校参会教师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内江师范学院等9所高校《纲要》课教师在第五分会场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韩晓娟老师围绕“抓住时代热点、学生疑难点和地域特点”等多方面加强纲要课建设;敬从军老师指出,讲好《纲要》课必须做到“以主题、主线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教材为基础,有机融入时政和地方特色”;石青老师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等角度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纲要课程的思考。团队的发言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学术与教学研讨分组总结和交流发言阶段,我校全国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责人韩晓娟教授代表第五分场作发言总结,她指出,这是“叩问‘纲要人’初心、坚守‘纲要人’初心、淬炼‘纲要人’初心”的研讨会,要做好《纲要》课的改革与建设,就必须做到“345”,即“坚持三个融入、做到四个协同、达成五个共识、力争做到“六要”。
在经验交流阶段,韩晓娟教授围绕《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做了主题发言。我校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评,老师们纷纷表示,对于进一步了解《纲要》课课程建设的最新动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内涵式发展,实现思政课教育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此次年会中,我院《纲要》课教师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极与校外专家、同行研讨交流,老师们扩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于进一步提升我校《纲要》课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文:石青 审核:冯莎 韩晓娟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