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谱新篇,奋楫扬帆新征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开展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8日 10:56
作者:吉嘉芳
点击:[]次
新闻 为帮助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以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开启大学新生活,9月9日至9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结合新生需求和工作实际,由党政领导、专业教师、退休教师、校外专家、优秀校友、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精心组建成一支工作团队,认真制定个性化入学教育方案,为2024级新生扎实开展了为期4天的入学教育。
以理想信念为引领,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学院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入学教育重要内容,聚焦校史院情、绵阳地方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围绕校史院情学习、入党启蒙教育和新生适应性教育,具体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办学历程、发展成绩,详细讲解入党流程、基本条件等党的基本知识,深入分析了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鼓励同学们既要主动学习了解专业发展动态,自觉增强学习动机,还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用实际行动践行心中理想。

学院还把“万档思政”全国高校在川大学生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融入入学教育课堂,由学院大学生宣讲团成员结合绵阳市档案馆资源和我校前身“四川省立绵阳师范学校”师生募捐支持抗战的有关资料,为新生带来《烽火求学路,拳拳赤子心》的“开学第一课”,深刻诠释出抗战时期青年学子烽火求学、弦歌不辍的民族精神。

以生涯发展为导航,做人生规划先行者
学院把新生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全程育人”的第一个切入点,特别邀请退休教师、全国“雷锋式”教师、学校教学督导唐开锡老师,专业教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双百”导师团成员刘义教授,专业负责人甘路有博士,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邓啟刚老师等分别围绕师范生能力素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人才培养方案等,为大一新生如何充实度过大学四年,提出了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对策建议,唤醒新生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把梦想建在高处,把行动落到实处。

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做道德底线捍卫者
学院注重提升新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深入推进新生安全教育,将绵阳市公安局游仙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刘姗姗请进校园,为新生开展“法治知识进校园”普法专题讲座。刘警官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围绕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电信反诈等主题,用幽默的语言、真实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普及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了新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守法遵规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大一新生辅导员俄其衣学主要从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防火安全、禁毒防艾等方面,结合典型案例提醒新生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此外,学院组织2024级全体新生参与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参与率达100%。
以媒体素养为重点,做网络强国建设者
正值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学院新媒体中心指导教师、大四年级辅导员吉嘉芳以“争做校园好网民 引领网络新风尚”为题,为新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网络思政教育课。她讲到,“Z世代”“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拥有技术和思维上的巨大优势,要争做“网络新青年”,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不断提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批判转化能力,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安全意识、网络伦理道德和网络运用能力,积极汇聚网络正能量,为网络强国建设注入青年力量。
入学教育期间,学院还组织大一新生参与观看网络安全教育课、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线上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等。
以启智润心为目标,做幸福生活践行者
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9月11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劳动基地里,有除草的、施肥的、平整土地的……2024级全体新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参加劳动教育。这也是入学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快乐。

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刘阳以“新起点心陪伴”为主题,引导新生们回顾了从高中到大学的变化,鼓励新生正视并接纳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勇敢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她向新生系统讲解了适应障碍、人际交往、学业压力等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应对策略,分享了包括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积极心态培养等压力管理技巧。最后,刘阳还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热线等资源,为大学生活筑起一道心理防线。

入学教育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还通过召开班会、走访寝室、谈心谈话、新生风采展示等方式,及时帮助新生解决思想、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实际问题,拉近与新生的距离,确保了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营造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有温度、有热度的入学教育氛围。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俄其衣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中心 文:吉嘉芳 审核:周鹏 尹菲)